城国村位于清新县龙颈镇城国村,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据《清远县志》和《清远地方志》记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清远设县,名中宿,是清远治县之始,龙颈城(土国)村中宿居曾为中宿县辖区。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逐渐成熟。皇帝开始将权力的长鞭投向“岭南”这块荒芜之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了立国近百年的南越国后,在岭南设九郡,置中宿县,隶属九郡之一的南海郡,中宿县由此而开埠,经历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初年,共计701年的历史。据载:我始祖于成化乙酉元年(1465),由闽入粤水陆兼历险阻,直抵河源地畍、结茅成屋,劈竹为户,屯聚而居,游猎蕃畜,於一日与及家从人,引犬泛舟追逐禽兽而忘返,由进而远,由远而至地土旷貌寂旡人居,遇一老者而问之,谓曰黄沙水也居清远畍,缓步而行,顺流直抵迳口再直抵清邑,知此汇正名滨江待旬日出城,驾一叶扁舟溯江而入滨江,挽舟登陆,再观黄沙水景色,相地脉,正其亦有,择卜云其吉藏,于是营筑围墙,栽树杉株取义,名曰杉栅,祖居住黄沙水、四房子、孙繁衍,由于戚序,我二世祖惠俊今于一日皆兄弟诸人,图览中宿古城标座,步行至龙颈畍此遗址为古邑正脉,是上天恩赐福厚之地,遂于正德癸酉八年(1513),始祖阖家新迁陟居此地,依古城而作营筑居室,立村墙取名曰城国邨,不忘古城又曰中宿居,村左前方以滨江河水环抱,村右前方又以石坎河支流引水灌溉良田。正前方视开阔,开恳良田,交通路阔,村前村后,有水泥汽车行驶村道与镇公路相连接,交通方便。如今,村落仍保留着石砌古城墙遗址和中宿居门楼、黄氏大宗祠、泽荫亭及民居。中宿居门楼为单间砖木结构,硬山顶,龙船脊,人字山墙,绿琉璃瓦当剪边滴水;花岗岩石门额阴刻“中宿居”三字,墙上彩绘花鸟图案,左右设叶形窗孔。
2012年9月被省文联、省民协评定为第三批广东省传统村落。
城国村被省文联、省民协评定为广东省古村落。
文字资料整理:清远市博物馆 来源文献:《清远传统村落》 粤内准字清[2012]第25号
上图来源:《清远传统村落》 粤内准字清[2012]第25号 第16页
相关大图:
城国村
中宿门
元数据图片信息详见元数据图片EXIF信息
题名:城国村
分类: 省级传统村落
摄影作者:清远博物馆 拍摄时间:详见元数据图片
录入者: 清远市博物馆数据库录入小组
照片版权所有:清远市博物馆
高清元数据图片下载,请联系:清远市博物馆:0763-337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