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省级古村落



清远市省级古村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远市省级古村落

旧岭村

2016-04-13 点击数:

      旧岭村  位于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旧岭村委会,坐落在河谷盆地,四面环山叠翠,文洞河蜿蜒而过,风景秀丽,景象万千。据民国版《李氏源流》载,李氏第七十五世祖李珠,际宋元兵乱,自陇西来汀州,娶吴氏,生五子:曰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李火德入闽至今800余年,其后裔遍布闽、台、粤、桂、赣及东南亚各国。旧岭村李氏祖籍福建上杭县官田村,后迁居广东翁源。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伙德公第十三世裔孙李炽堂会同李曾、李涂兄弟三人结伴来到清远县谋生,在县城北郊后岗黄塘村,以锻造铁器为业。炽堂妻子则携带朝邦、朝俊两个儿子来到清远县咸泰乡(今高田)新塘围村居住,后因地方狭窄,又再次迁移到旧岭村定居。旧岭从明末建村,安然度过悠悠四百余载,从当初的几口人丁,繁衍到一千多人。而且,李氏历代先祖十分重视教育,在村中开设私塾,教化后裔,故历代人才辈出,学子精英层出不穷。如生于乾隆、终于道光的驰赠通奉大夫李仁奎,忠厚贤良,富甲一方。到了曾孙辈,文官武将均有出色成就,如花翎四品、御加四级内阁中书李兰芳,花翎游击、御加二级李士伸,优廪生李文轩等。

      旧岭村现存清代炽堂李公祠、门楼、民居、墓葬、七姐妹石板桥等。

      炽堂李公祠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三进布局,通面阔12.45米,通进深29米,占地面积362平方米。硬山顶,龙船脊,青砖墙。头门面阔12.45米、进深十一架抬梁6.5米;前后三步廊,檐廊抬梁上有雕刻人物驼墩及斗拱,鳌鱼托脚,木雕人物雀替;石前檐柱,虾公梁,上置石狮斗拱隔架;花岗岩石门框,门额石阳刻“炽堂李公祠”,封檐板上精雕人物花鸟图案,墙上彩绘《乾坤图》,图画上的老子———李氏族人的圣人,手捧一个布包裹,寓意“包容天地”;灰塑墀头;石门槛,内置屏门。中堂、上堂面阔三间12.45米、进深十三架抬梁7.35、7.67米;四根木金柱、二根石檐柱,前设一天井带二廊,六架卷棚顶。上堂内设神龛及祭台,供奉李氏族人神位。2008年重修。

      李公祠前为宽阔的地坪和水塘,两旁为三间二廊民居、门楼、七姐妹石板桥。民居现存平面以广三路五进三间二廊组成(其中前三进保留较为完整),通面阔58.7米、通进深58.7米。富有的民居内屋脊密布防盗檩条,趟栊、企栊、大门同时关上,固若金汤,彰显着过去村民的财富及聪明的智慧。砖雕“福寿双全”造工精美,寄寓古人美好的愿望。 旧岭头门楼平面呈单间“工”字型,硬山顶,灰塑博古脊,青砖墙,内置楼阁,墙上设六方形瞭望孔,鹅卵石铺地,面阔3.3米,进深 3.8米,占地面积12.54米平方米。门楼不远处筑有一座通往村前用七块花岗岩石条拼接而成的七姐妹石板桥。

      2015年3月被省文联、省民协评定为第四批广东省古村落。

      文字资料整理:清远市博物馆 

相关大图:


旧岭村全貌


炽堂李公祠

旧岭民居
旧岭头门楼
七姐妹石板桥
砖雕“福寿双全
元数据图片信息详见元数据图片EXIF信息
题名: 旧岭村
分类: 省级传统村落
摄影作者:清远市博物馆  拍摄时间:详见元数据图片
录入者: 清远市博物馆数据库录入小组
照片版权所有:清远市博物馆
高清元数据图片下载,请联系:清远市博物馆:0763-337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