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传统村落的状况:排列整齐,错落有致建筑是清远地区传统村落给人的第一印象。从远处看,村落总体呈现前低后高,有的村落两边各矗立着一座炮楼,北面或西面生长着大片茂密竹林。传统村落内,斑驳的墙体、井然有序的建筑布局、鹅卵石铺设的巷道、巷道边排水沟里的潺潺流水和墙角长满的青苔,依然感到这些古村生机勃勃。尤其是有关他们家族的各种记载和传说更令人们感叹古人的建筑智慧和这些古村落数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独特人文精神。
据史籍记载,清远地区传统村落的建村时间最早为宋代、明清两代最为繁荣,特别是在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大批人士从粤东或粤北迁居而来,有的至今已繁衍了20多代,最高峰时这些古村落的常住人口约有千余人之多。
清远地区传统村落有部分采用广府建筑土木结构,三间两廊,中间天井布局,混合土椿墙,瓦片盖顶;有部分采用客家三堂二横围屋或“四点金”布局;而连南瑶族民居则采用连排式住宅。初看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只要细心观察,现代住宅的许多建筑理念前辈们早在二、三百年前就考虑到了,也许,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造就了上述传统村落人丁兴旺、历经二、三百年繁荣而不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