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书籍推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书籍推介

中国桥梁史纲

2016-04-08 点击数:

作者:项海帆 、 潘洪萱 、张圣城 等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1版 (2009年9月1日)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中国古代桥梁(前2070-公元1 840)

第1章 概论

1.1 追古溯源

1.2 古代桥梁的演进阶段、特点及其种类

1.3 中外古代桥梁的比较与交流

第2章 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

2.1 夏朝

2.2 商朝

2.3 西周

第3章 春秋、战国、秦(前770-前206)

3.1 春秋

3.2 战国

3.3 秦朝

第4章 西汉、东汉、三国(前206-公元280)

4.1 梁桥

4.2 索(吊)桥

4.3 浮桥

4.4 拱桥

第5章 晋、隋、唐(265-907)

5.1 晋朝

5.2 隋朝

5.3 唐朝

第6章 北宋与南宋(960-1279)

6.1 伸臂木梁桥与木粱石墩屋桥(廊桥)

6.2 石粱(板)石墩(柱)桥

6.3 浮桥

6 4 索桥

6.5 木拱桥

6.6 石拱桥

第7章 元、明、清(1279-1840)

7.1 索桥

7.2 浮桥

7.3 托木石粱桥

7.4 风雨桥

7.5 拱桥

7.6 园林桥梁

参考文献

第二篇 中国近代桥梁 (1840-1949)

第8章 概论

第9章 铁路桥梁

9.1 清末

9.2 民国

第10章 公路桥梁

10.1 概述

10.2 石拱桥

10.3 木桥

10.4 钢筋混凝土桥

10.5 钢桥

第11章 城市桥梁

11.1 概述

11.2 上海市桥梁

11.3 天津市桥梁

11.4 其他城市桥梁

参考文献

第三篇 中国现代桥梁(1949-2007)

第12章 概论

第13章 新中国建设初期(1949-1960)

13.1 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13.2 预应力技术的引进

13.3 拱桥和索桥的建设

13.4 城市立交桥梁建设的起步

第14章 经济困难时期(1960-1966)

14.1 圬工拱桥的发展

14.2 双曲拱桥的兴起

14.3 钻孔灌注桩的诞生

14.4 南京长江大桥的自主建设

14.5 现代桥梁技术的学习和引进

第15章 “文革”灾难时期(1966-1976)

15.1 粱式桥

15.2 桁架拱桥

15.3 刚架拱桥

15.4 现代斜拉桥的试建

15.5 重庆长江大桥——最大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粱式桥

第16章 改革开放初期(1976-1990)

16.1 斜拉桥的推广

16.2 连续粱桥的建设高潮

16.3 斜拉桥的第二次浪潮

16.4 国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先进桥梁技术的引进

16.5 城市立交桥建设

16.6 中国大跨度桥梁自主建设的道路一上海南浦大桥建设

第17章 中国现代桥梁的崛起——经济起飞时期(1990-2000)

17.1 大跨度斜拉桥的发展

17.2 现代悬索桥的兴起

17.3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异军突起

17.4 连续刚构桥的推广

17.5 矮塔和多塔斜拉桥的尝试

第18章 21世纪初期的中国桥梁(2000-2007)

18.1 超大跨度斜拉桥和悬索桥的建设

18.2 超大跨度钢拱桥的建设

18.3 跨海工程建设的起步

18.4 境外公司的参与和合作

参考文献

第四篇 中国桥梁的未来

第19章 中国桥梁建设的成就和不足

19.1 中国桥梁建设成就的回顾

19.2 中国桥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9.3 中国桥梁发展的误区

19.4 几点建议

第20章 中国桥梁的风险控制

20.1 引言

20.2 桥梁工程设计的新理念

20.3 规范、规程、指南、标准

20 4 风险评估与保险

20.5 可持续桥梁工程和全寿命设计

第21章 中国桥梁的耐久性

21.1 引言

21.2 工地现浇混凝土的耐久性

21.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耐久性

21.4 中国桥梁的全寿命检测和养护对策

第22章 走自主创新的强国之路

22.1 引言

22.2 中国的出路在创新

22.3 创新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2.4 中国要加强自主创新

22.5 桥梁工程的自主创新

22.6 如何评价桥粱的创新成果?

22.7 走向桥梁强国之路

第23章 改革工程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23.1 引言

23.2 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

23.3 现代桥梁工程教育的理念

23.4 桥梁工程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第24章 2 1世纪中国桥梁科技的发展之路

24.1 知识经济时代的桥梁

24.2 现代桥梁工程的未来

24.3 中国桥梁发展的战略思考

24.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LINK友情链接

一键分享:0

版权声明:本平台具有版权标识的元数据资源及带有水印标识的图片需要互联网用户向清远市博物馆提出申请,
经审核同意后获取相关授权码方可使用及下载,下载后未经版权所有者同意,不得破坏元数据版权信息,
不得随意转发或用作商业用途。清远市博物馆将保留追究的权利。
Copyright©2016 www.qybw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清远市博物馆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07800号-1
地址: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银泉北路清远市博物馆  电话:0763-3375617 传真:0763-3375617
Powered by:广东互动电子网络媒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