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01-11 点击数:
19世纪,在西方盛行沙龙文化在客厅以喝茶、赏乐、畅谈的形式接待名流学者的时候,东方亦流行在山水之间曲水流觞、丝竹悦耳、契阔谈䜩,邀请文人雅士举行修禊活动。不管是修禊还是沙龙,他们都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修禊,指季春时,官吏、百姓都到水边嬉游,举行驱晦求福之祭,是古代巫祝文化的一种留传,亦是我国古代上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曾燠(1759-1831),字庶蕃,一字宾谷,晚号西溪渔隐,1815年春,在广州担任光布政使,在广州西郊长寿寺举行修禊活动,留下《曾宾谷先生长寿寺后池修禊图》以记修禊活动和诗文。该图为纸本水墨设色,纵12米,横0.36米。
那么,古时候的文人雅士要举办一个修禊活动又应该要准备哪些事宜呢?
其一,曲水流觞
觞,是羽觞的简称,又称羽杯、耳杯,我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似鸟之双翼,故名“羽觞”。一般为漆器,亦有木、玉、铜、陶等材质。陶羽觞是一种随葬用的冥器,清远地区亦有出土。
东汉陶耳杯(清远市博物馆馆藏)
觞政,即行酒令,是饮酒时助兴取乐的游戏。其方法为:推一人为令官,其余人听令轮流说诗词,违令者罚饮。而所谓”流觞曲水”即诗文助兴的一种形式,宾客分坐于曲水之旁,借着曲延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置于水上,顺其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即饮酒赋诗。
明 黄宸(局部) 故宫博物馆院藏
其二,林间听琴
自古文人多风雅,流觞曲水、契阔谈䜩之际,怎么能少了引商刻羽之雅韵呢?就连开文人修禊盛会之先河的王羲之都在诗谈酒后惜叹无丝竹之悦耳。曾宾谷先生此次修禊所邀之人中三人尚琴,华亭徐翁、道士越尘,以及岭南著名琴家陈曇(因释服日近而罢)。组织者曾燠在序文中提及“客有善古琴者,为余操《水仙》一曲,予不觉为之移情”,更有诗记“琴于海天澹,酒半林花落”;南城胡森在题跋中对两位琴者做了深入的分析,评价二人之琴音为“华亭指法老,羽客元风轻”;“青衫把卷坐,皇冠抱琴至,仙手泯衿情,诗心当默契”宾客郭涛在绚色花木、细雨瑶池中品琴思诗韵。
清 曾宾谷长寿寺后池修禊图(局部) 清远市博物馆藏
其三,诗文荟萃
曲水流觞,饮而赋之,即兴成诗,无赋而罚。此情此景,酒不醉人人自醉,就算是无所赋,也甘愿借此契机,醉情山水中了。现摘《曾宾谷长寿寺后池修禊图》之诗文以供欣赏。
石泉槐火,一时俱新。 君来问法,是佛之因。
因生因灭,可以池喻。 朝潮自来,夕汐自去。
早安
君家鼓瑟风,兴寄于暮春。
今日为君奏,恍然见其人。
越尘道士
元巳尚祓禊,景物芳且妍。选胜入萧寺,雅集罗群贤。细草碧当路,古格绿满天。浮玉通海潮,曲池叠荷钱。石公去已远,谁参无言禅。忽闻瑶琴音,使我尘虑捐。一弹杂花落,再鼓群鸟翩。惠风冷然来,雨遇浮轻烟。公涵太古春,解阜协虞弦。兰亭缺丝竹,此乐空千年。倾耳意各得,羽觞随后先。微吟继高詠,敢希来者传。
南城集园王崇熙题
清 曾宾谷长寿寺后池修禊图(局部) 清远市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