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02-02 点击数:
寻幽不惮远,乃至归猿洞。
细石路盘行,霜林日气烘。
阴风出土口,飒飒添寒冻。
下临万丈溪,圆窍如攲瓮。
淄珠结紫金,石壁巢金凤。
顾此生遐想,乾坤何巧弄?
......
这是清代诗人张鲲的《归猿洞诗》诗句,描写的是峡山归猿洞如入画图的风貌。早在秦汉之际,北江就是广东与中原交通的水运要道,峡在江中游,是南海郡五羊城(即广州)的前站。至南北朝时代,峡内建寺,更形繁盛,名山胜地,是神话传说的发祥地。
以峡山寺为背景,以猿女为角色的“归猿故事”便逐步形成。文人墨客将之缀为传奇小说,唐代《斐氏传奇》即收有《孙恪传》一文;晚唐作家顾夐也有《袁氏传》之创作;原在飞来寺内竖有的(宋)刘义庆《归猿洞》碑记和(元)杨观重刻石碑《两碑均已失去,碑文载于《清远县志》)都记述了这个传奇神话;清远的历代县志也均有记载归猿洞的文词诗局,最早见于苏轼的《峡山诗》中(全诗载于《苏文忠文集》,诗中有注云:“传奇所记,孙恪妻袁氏事即此处,今有人见白猿……。”),可见在宋代苏东坡游峡山时,峡山仍有猿猴出没,他也熟知“峡山归猿”这个传说故事。
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峡山寺惠幽和尚饲养的一只聪明可爱的白猿被高力士送到长安,献给唐明皇。“安史之乱”时,白猿逃到宫外,化作一袁氏女子,与书生孙恪结为夫妇,诞下二子,度过一段恩爱情深的日子。后来孙恪携家南下做官,途径峡山飞来寺时,袁氏触景生情,献上高力士带于其项上的碧玉环,复变猿形,逐伴归山,扪萝而去。
上千年来,历代诗人墨客游历峡山,均为归猿洞故事所感动,留下了不少优美动人的诗篇。如苏东坡的《峡山诗》中有如下数句:
佳人剑翁孙,游戏踅人间。
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
然而,历经千年沧桑,能留传下来的诗词毕竟是少数,以书画形式表达的传世品更属罕见。
清远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清同治伍常勋献环图轴》为清同治元年(1862)住持僧鼎中(号本净)邀请伍常勋而作,原为飞来寺十多件镇寺之宝。
该图为绢本,淡彩,纵109、横65.5厘米。作者根据“归猿洞传说”——“白猿归洞献环”为主题,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示了当时峡山的秀丽景色。
清同治伍常勋(紫游)献环图立轴,清远市博物馆馆藏
图中,山石磊落,烟雾缭绕,苍松枝叶秀拔,蟠桃硕果累累。在松荫下有两只白猿:一白猿躬身戏物,另一白猿回首张望,似在呼唤着同伴。画幅中央有三个人物:仕女双膝下跪,手捧玉环献上;男童躬身俯首,伸手代取玉环;长老坐于石台,手执佛尘,神态安详自若。长老背后,放着经典诗书和插有万年青的花瓶。
清同治伍常勋(紫游)献环图立轴局部图,清远市博物馆馆藏
图中还撰有提句,字迹清晰,书作率意自然松脱舒畅,详细描述绘图经过及白猿归洞献环的传说故事,署款“壬戌口冬十月上浣小雪前二日,本净老和尚出素绢属作献环图。。。。。。紫游伍常勋并提于云骚馆”。
清同治伍常勋(紫游)献环图立轴局部图,清远市博物馆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