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美从天成—浅谈宋吉州窑黑釉盏-文物普查-欢迎来到清远博物馆
清远市博物馆
文物普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保 » 文物普查

大巧若拙,美从天成—浅谈宋吉州窑黑釉盏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21 点击数:

       一.依山傍水近丛林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为宋代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烧瓷品种繁多,地方特色浓郁。所处之地——“永和镇”是一个以瓷窑业为主的镇市,由“六街三市”以及沿赣江的码头渡口组成。相连“永和六街”(莲池街、鸳鸯街、瓷器街、米巷街、锡器街、茅草街)的商业贸易三市(上市、中市、下市),加上自南向北通向赣江的三大码头(古大集渡码头、米巷口码头、丹砂渡口码头)所构成的商业网络为吉州窑瓷器的销售搭建了一个稳健的平台。吉州窑创始于五代时期,入宋得到极大的发展,元以后逐渐衰退。


       吉州窑遗址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依山傍水近丛林,囊括了瓷窑选址的三大要素:交通、原料、燃料。“依山”是因为瓷窑的形制一般为龙窑,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依山坡而建,火焰抽力大,升温快,降温也快,既可以生成氧化焰氛围,又可以维持还原焰气氛,且具有装烧面积大,产量高的特点。“傍水”源于交通的便利,水运有利于产品外运以及制瓷技术的交流。吉州窑窑址沿赣江分布,往北顺江而下,经南昌出波阳湖入长江,可通往全国各地;向南溯江而上,出赣州可达广东,福建,保证了吉州窑产品的运输。“近丛林”即靠近生产原料及燃料,周边青原、东固山,绵亘几十里的丛林为吉州窑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吉州窑对面即是瓷土基地鸡冈岭,三十余里开外的谢家墟亦出有大量的白泥矿陶瓷土矿分布面广,储量丰富。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便利的水路交通以及临近的丰城洪州窑、新干塔下窑、临川白浒窑、永丰山口窑和赣州七里镇窑等浓厚瓷文化的交互影响下,吉州窑得到飞速的发展。


        二.大巧若拙,美从天成


       1.晦而弥明,隐而愈显——黑油盏

 

宋吉州窑黑釉瓷茶盏(清远市博物馆藏)


       黑釉向来不为人所喜,故历代产量都不多,到了宋代,为了观茶色和斗茶风尚的需要,都大量烧制黑釉茶盏,吉州窑成为当时著名的黑瓷产地之一。清远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宋吉州窑黑釉茶盏灰黄胎,盏口微敛,深斜腹,小圈足极矮似卧足,弧线饱满,像一个缩小的敞口钵,全黑釉到底,釉汁莹润,釉表面有一层细腻的肌理,泛着一种内敛的光,色彩深沉柔和,简洁低调,质朴含蓄,呈现出一种简单却不事雕琢的自然美。素黑釉是吉州窑黑釉瓷所有品种的基本形式,也是一切黑釉瓷的原始制作,产品以碗、壶、炉、瓶、罐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主。


       2.异彩纷呈,美从天成——窑变釉

 

宋吉州窑鹧鸪斑纹瓷茶盏(清远市博物馆藏)


       吉州窑黑釉盏使用窑变釉斑装饰的品种有兔毫纹、玳瑁斑、鹧鸪斑等,其中鹧鸪斑为吉州窑最负盛名的产品,该窑自北宋至元代烧造黑瓷,鹧鸪斑盏多为南宋时期产品。鹧鸪斑茶盏深受宋人亲睐,文人僧客纷纷留下笔墨以记之。如陈蹇叔诗云:“鹧斑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诚斋集》卷二僧惠洪的:“点茶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黄山谷载有:“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


       清远市馆藏的这种黑釉白斑类型的鹧鸪斑盏在江西吉州窑、福建建阳窑、重庆涂山窑、广西兴安严关窑等窑址皆有出土。吉州窑鹧鸪斑是以乳白釉人工洒滴或装点于黑釉上,其形成实为釉中含有的铁质元素在高温烧制过程被带到了釉层表面,铁元素流动结晶。小的铁斑形成如同兔毛样的细小条状图案,较大的铁斑就会凝成鹧鸪羽毛样的的灰色圆斑点,在光亮处观察,它们好似鹧鸪胸前闪闪发亮的白斑那样耐人寻味”。正是有了这样美丽的变化,才使得黑釉瓷盏别具光彩,不再单调沉闷。然而,这种釉变的不确定性使其不能不受人控制却又不能完全被人控制,美从天成。

 

       3.轻巧秀丽,简洁灵动——器之形

 

宋吉州窑黑釉瓷茶盏(清远市博物馆藏)


       吉州窑的黑釉盏是吉州窑黑釉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器物,它的基本形制是大口小足,盏的口唇比较薄并略微向内敛、下端内收,斜壁,下狭上宽,形状如同漏斗或者斗笠。胎体厚实且凝重,盏的口部釉料稀薄,腹部釉料逐渐厚重,盏底部露出素胎,质地粗松,呈现灰黄色。


       黑釉茶盏是在宋代斗茶风盛行的背景下产生并被广泛运用。清远市博物馆馆藏的此件宋吉州窑黑釉瓷茶盏,口大、腹深、小圈足、胎厚。口径大,便于容纳更多的泡沫;斗笠状造型,腹壁倾向斜而直,注汤时汤花更多且不易留渣,同时饮用时易于将茶汤喝净;吉州窑盏胎壁厚实,传热慢,既能保持茶汤的温度,又不易烫手;盏壁厚实可使器物重心趋于上部,加上吉州窑黑釉盏对称的造型特点,增强了茶盏的稳定性,科学且实用。 秀丽、挺拔的盏体饱满中又显端庄,是宋瓷素雅清秀的典型代表。


       三. 禅茶一味,饮茶品器省修心

       处在赣江中游的吉州是沟通东西南北禅学基地(即从南越衡山到皖浙闽,从庐山到岭南)的枢纽,成为禅宗的核心地带。禅宗七祖青原行思曾在吉安青原山传教布道28年,他提倡把佛教作为一种普通人能接受、执行的道德修行,其弟子后来发展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诞生在禅宗文化盛行的江西,吉州窑无论是器形、釉色、还是使用方式都和当时的禅宗文化息息相关,深受其影响,并在“茶禅一味”中沉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茶道源于坐禅,品茶利于静心。伴随着禅宗的兴盛和丛林制度的确立推广,饮茶与参禅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终形成了禅茶一味。饮茶之风最早兴盛于寺院,僧人与士大夫往往在修禅论道中以茶助兴,成为饮茶社会风尚的主要推动者。而唐代佛教寺庙更是常常举办茶宴,谈佛理、论茶道,使佛法妙理与茶道清虚渐渐融为一体,形成“禅茶一味”之说。
 

       禅茶一味的形成与禅宗农禅制的关系密切。中唐时,江西洪州禅师百丈怀海改革佛教戒律,创立了严格的丛林制度《百丈清规》,其中规定,禅僧必须普遍劳动、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并举保证了寺院的经济来源,加强了禅众与民众之间的联系,不仅有利于传法布道,使禅的价值观深入到世俗生活,也衍化出和寺院关系紧密的民俗文化。在宋代,许多寺院的重要经济作物是茶叶,禅僧植茶树,精心研习制茶、烹茶的技术。我国很多名茶都出自禅僧之手,如源自洞庭湖君山白鹤寺的君山银针,出自武夷山武夷寺的乌龙茶,以及杭州龙井寺的龙井茶等等。从《敕修百丈清规》一书中对寺院茶礼的描述,可看出禅宗寺院普遍使用茶器,其定制器物需符合佛教教义,如外观色彩要灰黑色,令人不起爱染心;材质上尚粗,使人不起贪欲;尺寸因人而异,少欲知足;黑色、质朴、节俭为其美学特征。


       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在禅学理论、僧史撰述、文学批评、诗文创作等方面都有所建树,被誉为“北宋时期最具眼光的禅史学家”的禅僧德洪,命途多舛,年幼失怙后,冒名(惠洪)得度为僧,却也因此事入狱被令返俗,后虽得以再度,屡受牵连诬陷,历经四次牢狱之灾。面对如此人生,德洪以禅宗自我超脱观念得以开解,只求自然适意足矣。如其在品茗观器时所咏“金鼎浪翻螃蟹眼,玉瓯绞刷鹧鸪斑。津津白乳冲眉上,拂拂清风产腋间。”无不表现了其天命自然、随性流露的参透,故而诗人言“我有僧中富贵缘,此会风流真法供,”只愿享受那“莫翁睡足百事懶,相看微笑依圓蒲”的恬然。而南宋抗金名将李纲亦言“静中图史尤多味,身外功名已厚颜”,只愿“坐看云起面前山”,“匣砚细磨鹧鸪眼,茶瓯深泛鹧鸪斑”。持一黑釉鹧鸪斑盏,闻沁人茶香,品春之甘露,观空山寂寂、白云悠悠,怡然自得静心境,饮茶品器摒尘嚣。